把“通用交通”的目标朝向全人解放

 

作者:王琛发

 

(一)跨世纪的全人类安全与便利需要
(二)为人权的自由、公正、平等而落实
(三)提高社会总生产力与让人从工作取得尊严
(四)落实宗教信仰之人间关怀
(五)结语:东方社会必须回应的挑战


(一)跨世纪的全人类安全与便利需要

        廿一世纪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至少,在这个世纪掀开序幕的前十年之间,我们可以发现,在上个世纪结束之前,许许多多关系到人类未来发展的理念,迄今仍停留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无数公共机构,所发出的许多纸面文件。这些文件,尚有待在不同的国家、社会正视细节而具体的落实。

        这其中也包括了人类的重大呼吁:关怀及需要建立全球性的无障碍环境的呼声。

        回到1982年12月,当时联合国大会37/52号决议通过的《关于残障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可以被视为最早提出有关概念之国际性认同文件。这份文件的精神,最重要之一点在于调整了历来各国残障政策的聚焦点,改变过去注重在医疗和慈善的看法;它意识到残障人必须与一般人平等的、充份的参与与融入社会,从而也让残疾者有尊严的充份行驶权力及义务。

        这一强调人权及人道应并重的理念,最终导致的是考量残障人要如何在各方面获得与他人均等的机会,像其他人一样在各领域发挥。这只有在残障人一般上都可以表现出与一般人相等的能力与实力之际,才能普遍落实。这一系列的思想,最终也就必然触及了如何设计社会、如何设计环境?

        “无障碍的环境”、“适合全人类通用的交通系统”等等理念以及实践,是回答问题的答案。从此这些观念也就成为从二十世纪以来渗透了政治决策、社会规划、社会设计、建筑绘测等各个领域的新生事物。

        在五十年前,也许我们犹不能见证到“无障碍环境”是全球人类的一项紧急需求。但是,五十年后的今日我们却不能不正视,从“无障碍环境”的理论到实践,都是与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议案。

        表面上看起来,以实现通用交通为主要目标的无障碍环境理念,似乎仅仅是关系到残障人士能否方便行动?但是,一旦我们认真考虑到“通行无阻”并不只是残障人士的需要,那么,我们就能在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内,见到其重要性;为了老人、病人、伤者、孕妇、儿童的安全与方便,人人都需要相同的相应设施。这一来,我们就不得不正视,朝向无障碍环境的“通用交通”,并不是一个为了某一部份人群的概念:它惠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总有一个亲人在某一时段需要到通用交通,以维持行动上的方便和自由,以及生命安全。其中残障人以及老弱者,又是最长期需要者,残障人和老人可说是这一概念的全面实施的主要使用者--而,人人都会变老!

 

(二)为人权的自由、公正、平等而落实

        今日文明社会的五个因素:1)医学的发达、2)营养的普及、3)冷暖调节的实现、4)教育与信息的提升、5)土地的密集使用,以及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高龄者人口比例日益增加的趋势;这同时也注定了残障者与高龄者主客观上都不可能不与社会互动的局面。如此一来,高龄者与残障者能否在他们的生活上,通行无阻的工作、娱乐、访友、学习,就成为了牵涉到肉体也牵涉到精神安宁的课题。我们如果自觉人类没有必要设计一个环境在其他人残障或老年时去禁锢对方,我们就会更尖锐的察觉,问题不止于是否需要“通用交通”?或是否需要无障碍环境?问题的背后,涉及了如何在人群中更真切落实人权、公正与自由的概念。

        简单来说,如果在地球的哪一处没有引进有关的理论,在那一处,就会存在了不自由、不公义;而且,是人为的不自由与不公义。同样的,在地球的哪一处,没有实行无障碍环境,或实行不够,则肯定是会有人受到身心灵的创伤,也就无从全面落实社会的公义。

        整个“无障碍环境”的实践,可以简要的勾划成为一种环境规划的特征:从城乡规划到建筑设计,都必须落实各种令全人类安全而方便行动的通用措施,使人人于他们有份参与及创造的世界,有机会公平的自由活动。

        我们必须重视一座城镇或一个乡区,以至一间屋子的环境规划,对于社会型态的影响:是怎样的环境,就造成怎样的生存型态;在同一环境下,不同状态的人们,也会出现生活方式及地位的分别。所以环境设计,不能忽略了对人人友善的通用原则。

        不友善、不通用的环境,包括了好几种:视觉障碍、触觉障碍、听觉障碍,以及各种影响肢体残障者及老弱病患行动自由的障碍。

        今日的科技进步与人们对于残障课题的觉醒,也许能促使全球各地以各种新设施缔造无障碍环境,使残障老弱拥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成为可能。

        但,相反的,如果科技的进步,仅仅促使某些人可以享用先进的交通系统及交通工具,而另外却又有一小部份残障老弱者因环境障碍受限在有限的生活领域,那么,即使是供应一小片拥有无障碍设施的区域让他们集居,却无疑也是一种人造的人际地位距离。普遍上不友善、不通用的交通与建筑规划,使残障、老、病、弱者不能不被迫成为弱势;一旦形成僵化的看法,认成他们是需要受到社会照料和负担才能有较好的物质生活,也就会因此打开了歧视、自责、自卑之门。

        认真去反省,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和疏离,却其实是环境规划不恰当、交通规划不恰当、建筑规划不恰当,都可能引发的不公。它不只让一些人由于残障病弱而不受重视,进而也令他们失去了尊严。而且,这种让他们失去尊严的“社会负担”假象,实则因不通用于全人类的环境而形成实况,令残障人确实有待福利负担。但这恰好又是建立在规划之单位以至执政单位一开始就忽视他们,有意无意间忘记了这些人也有权力享受交通系统机建筑空间。

 

(三)提高社会总生产力与让人从工作取得尊严

        我们必须警惕,工业化社会在提高了创造物力的能力以及催促各种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亦可剥夺了人与人间接触的机会。假如我们的交通系统并不方便残障、老、弱出门的自由,无形中也就是使得他们比他人更难有机会融入人群,活得更空虚;制造了一批被人为“隔离”的正常人,也是人为的制造了社会的“负担”。而整个世界有利残障者就在未来学者Daniel Bell所谓的“后工业社会”的倾向:理论性知识也愈发有成为未来世界轴心推动力的趋势,知识技术与知识经济将代替劳动技术和密集型经济。这样的一种趋向,使得每一个群体,都有必要提升整体社会知识能力。这种朝向知识及信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也让“体能”不再继续被认定是考量残障人或高龄人士工作能力的重大因素。相反的,他们的经验以及思考可能是不输其他人。但各种障碍却会使到他们无法像其他人一般获得知识的信息,则是明显的剥夺了他们累积和提升“智产”的机会。“通用交通”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正是他们积累与贡献“智产”的最大途径。

        对全人类不属于友善的规划抹杀了这些个别人士自由活动、学习、工作的机会;之后,还让他们被贴上“弱势”及“社会负担”的标签,其实对全世界无益。因为,它把很大部份重大的人类生产力归纳入不可知亦不可发挥的部份,而且不能解放残障者、老人家及病人的思考及生产能力。这等于夺杀人权之余,也浪费了人类社会的资源。无障碍环境的重要性,就在使到人人“人尽其能”。

 

(四)落实宗教信仰之人间关怀

        本网站的内容,主要是根据Tom Rickert所选述的英文版Mobility for All一书翻译。选述者原本是在 隶属美国三藩市市政府铁道(San Francisco Municipal Railway)的“通用服务”(Accesible Services)担任经理职;现任驻三藩市的非营利组织“国际通用交通交流”(Access Exchange International,简称AEI)执行董事。原著是一本指南性质的著作,著作过程中也包括了Cynthia Rickert及Nicholas Finch的协助,并由Kim Weller完成英文版的封面设计。

        而原著的出版单位,是隶属卫理公会的一个保健及福利性质之全球性传播福音组织:Health and Welfare Ministries,General Board of Global Ministries,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负责协调出版这本指南性质著作的牧师Rev. Kathy Reeves还编著过另外二本有关无障碍环境的著作:

        1)Accessibility Audit for Churches.

        2)Signs of Solidarity: Ministry with Persons Who are Deaf, Deafened and Hard of Hearing.

        西方世界的教会人士关怀这一课题,正好也反映了西方教会入世与进步的一面。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具备的真知灼见,肯定了残障人士与高龄化社会的负面问题之征结不在于生活的苦难,而在于制度的缺陷、不平等与不公义。

        回到东方传统的社会,我们不妨反省一个重要的课题:宗教的教导既然是强调无私而平等的神圣心,去引导每个人超凡入圣,那么,前世因果、祖先父母报应,以致上苍惩罚等等庸俗化的玄说,就应当受到卑视和制止;因为它们并不符合宗教本来根植在仁慈与公义的价值观。把残障的亲人看成前世冤家、讨债鬼转世等迷信说法,实际上也是促成歧视,亦是一种心灵的障碍,会使到打破物质的、实质的环境障碍的努力,受到阻碍与干扰。

        从理论角度,各教派的存在都体现了本身是一种对话性结构,无不是为了和他教以及各种思想领域、信徒,以致各社会群对话。在现代各主流宗教都把关注的重心越来越集中在全球性课题,“通用交通”被注意到,也是必然的。现代宗教都在加强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联系和沟通,以及通用各种学科理论与方法,亦使到这一“通用交通”的议题是必然提到日程上的。我们恳切希望在亚洲的宗教组织,加强与残障团体及高龄社群的对话,从爱心出发去落实人道、平等与公义。

 

(五)结语:东方社会必须回应的挑战

        当东方社会正带着传统的烙印步进21世纪的网络时代,我们也必然会面对一些疑问:此时跟随西方上世纪的“通用交通”理念,又是否合时也合乎本地域情况?这也涉及翻译这本著作的理由。

        答案是肯定的。

        基于历史上的东方有极多社区长期经历过生产力落后及资源缺乏的局面,使残疾者更无法在恶劣环境障碍下谋生,从而促使他们不能不被定位为“多余人口”。这也构成不少神话及迷信说法,对残障者作出歧视诠释。网络时代最教人担心处,即在于它显示有能操纵科技者对无能操纵科技者具更深宰制的趋势,在各类传统对残障者的负面观念之护航下,更易把残障者和高龄人士推向弱势。我们有必要担心缺乏通用交通设施,会使他们无从永续的学习科技,被迫成为受宰制的弱势;而有能力操纵科技的残障者,也可能会因不愿面对社会上的负面观念,化身活在虚拟之中,放弃现实中的群体权益。

        从上述的趋势分析,我们更深觉在这一区域推动“通用交通”是社会平衡发展的先决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被弱势化、才能避免原本平等的人被其它人分级看待。